《黄河流域协同保护法学专业虚拟教研室》项目于2022年获批,被认定为2022年省级建设试点。
黄河流域协同保护法学专业虚拟教研室立足新发展格局,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法治保障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依托申报单位所负责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法律制度体系研究》,联结黄河流域上游兰州大学、甘肃政法大学,中游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大学,下游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相关学科30名教学科研人员,契合中国式现代化法治需求,形成以流域为单元的跨区域协同教研新形态,通过师资交叉、课程融合、资源共享、协同创新,探索流域法学理论及实践样态,培养新时代特色鲜明的复合型法治人才,形成保障流域重大战略实施的“流域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体系。
本虚拟教研室负责人陈晓景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一级重点学科带头人,河南省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委法律咨询专家,河南省人民政府法律顾问。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等国家社科项目3项,获得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8项。在《中国法学》《当代法学》》等期刊发表高质量教研论文20余篇。
本虚拟教研室建设特色:
1.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形成以流域为单元的跨区域协同教研新形态
以虚拟教研室联合黄河流域各省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搭建黄河流域协同保护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信息化平台,实现全黄河流域在生态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等领域的互联互通和有效合作。
2.契合新文科建设,建构交叉融合的流域法学新格局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新发展格局下的国家战略,涵盖自然、社会、经济等各方面,需要理、工、文、法等各学科的交叉融合,同时也对传统法学学科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黄河流域协同保护法学专业虚拟教研室建设,探索流域法学理论及实践样态,形成“流域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体系。
3.立足中国式现代化法治需求,培养新时代特色鲜明的复合型法治人才
中国式现代化包括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黄河流域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的集中体现,黄河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赖以形成和发展的深厚文化沃土。虚拟教研室围绕黄河文化传承、黄河流域生态系统保护、黄河流域法治建设等方面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培养开放型的复合型高素质法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