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黄河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在黄河流域的重要根基,探索推进黄河文明发展道路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
现代化的一般特征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其一般特征从过程和目标看,就是从传统农业国转变为现代工业国;从本质和结果看,就是发展时代先进的生产力,形成时代先进的生产关系,最终实现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各国现代化的一般特征,就是成功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国到现代工业国的历史性转变,并在此基础上向创新型国家快速迈进。但中国式现代化也有其自身的鲜明特色,就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所强调的五大特征。一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巨大人口规模既带来了超大的市场规模和规模经济优势,也带来了地理差异和人地关系的复杂性,这给现代化的实现带来了严峻挑战。二是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涉及如何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等问题。三大差距问题和人口规模、地理差异巨大和人地关系的复杂性,共同决定了中国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目标任务异常艰巨。三是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本质意义首先体现在物质文明的成就上。从精神文明来讲,中国式现代化有两个核心要义:中华民族的精神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四是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站在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高度去理解人和自然的关系。五是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重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对现代化的不懈探索,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个人类文明新形态与西方文明相比,主要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体现文明的整体性。中华文明是整体性的文明,是全球化时代后发国家创造的全新文明形态。二是具有文明的综合性。强调五大文明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同发展。三是具有文明的内生性。这个人类文明新形态扎根于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有文明演进的内生动力和历史逻辑。四是体现文明的包容性。中华民族坚持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文明理念,与人类的其他文明互学互鉴、共同发展。五是具有文明的可持续性。中华文明五千多年连绵不绝、生生不息,支撑着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二、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经济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现代化的核心是经济的现代化,人类文明进步的主线是经济的进步。中国式现代化为当代世界经济进步作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以包容性增长替代不平等增长。有数据表明,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长缺乏包容性,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包容水平要么恶化,要么保持不变。然而,中国却比较好地实现了经济包容性增长。2017年—2021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倍差由2.71缩小到2.50,通过脱贫攻坚等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实施,中国经济实现了包容性增长。
以包容性全球化替代逆全球化。2022年1月—11月,全球贸易增速已经跌破3%,但是中国出口占据全球市场份额却跃升至13%,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同比增长20.4%,充分体现出中国对推动全球经济增长所作的贡献。在新的全球化变局面前,中国实现了更具包容性的全球化,而不是一些西方国家以脱钩、断链为导向的逆全球化。
以创新驱动发展来遏制生产率下降趋势。生产率下降是世界经济面临的重大问题,21世纪以来,全球生产率一直在下降,尤其是发达经济体的生产率。而中国积极投入第四次产业革命,数字经济、清洁能源等产业异军突起,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人口红利丧失所带来的生产率下降问题,在全球重要经济体中,中国的生产率具有明显优势。
以统筹发展与安全来保持物价基本稳定。新冠疫情、贸易和地缘冲突,近年来严重困扰着全球供应链,导致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很多国家通过提高利率来抑制通货膨胀,但高利率加剧了财富分配不平等。中国却通过统筹发展与安全,成功地应对了全球范围内的粮食危机、能源危机,确保了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实现了物价的基本稳定。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而不是放任全球变暖。全球变暖及其带来的极端高温、干旱、洪涝的可能性加大,已严重影响人类生产生活。为应对气候变化,中国主动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提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全球气候治理主动承担大国责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方案。
以共同富裕来替代两极分化。很多国家政府赤字扩张和不可持续的公共债务导致一系列危机出现。而政府构筑的社会安全网能够减轻外部经济冲击的影响,帮助长期贫困者从中受益。中国提出要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从而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避免走向两极分化。
三、黄河文明发展道路与中国式现代化的黄河样本
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与数字文明。人类文明经历了三大阶段,从传统的农耕文明,到人类社会进入工业革命以后的工业文明,再到第四次工业革命以来的数字文明。农耕文明依靠土地、劳动、气候、生产经验等创造财富,工业文明主要是利用矿产资源、人力资源和资本创造财富。在数字文明形态下,数字、文化、创意和高科技相结合,创造了新的先进生产力。但无论是农耕文明、工业文明还是数字文明,都脱离不了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为人类文明提供了环境基础,也提供了一个约束。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数字文明的复合转型,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时代特征。
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黄河样本。作为传统农耕文明典型样本的黄河文明如何发展,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一是推动流域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四位一体”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系统之间交互耦合、协同演化,以全流域为尺度的黄河生态带、国家文化公园、世界级文化旅游带建设,是实现黄河流域“四位一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二是探索生态脆弱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要尊重自然生态系统特征,探索基于自然的治理方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三是构建全流域一体化生态、粮食和能源安全保障体系。黄河流域担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的重任。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流域一体化的生态、粮食和能源安全非常重要。四是协同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包容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黄河流域能源、矿产、重化工产业占比高,同时面临水土资源和环境能源的刚性约束,要积极利用数字经济和能源革命实现传统产业绿色改造。五是分区分级分类探索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实现模式。黄河流域地理差异非常大,人地关系复杂,要探索建立分区分级分类的发展和治理模式。六是着力以国内大循环实现黄河流域城市(群)间的联动发展。在“双循环”新格局构建中,黄河流域城市(群)之间要形成协同联动发展机制和保障制度,这是推动流域空间经济一体化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七是以国际大循环深度融入全球化进程。“一带一路”为黄河流域开放发展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在国际大循环中,黄河文明要以开放包容的精神以大陆桥、自贸区、自创区等为载体,探索制度性开放新模式。八是强化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的集聚辐射作用。要在青岛、济南、郑州、西安等地建设国家重要创新高地,提升黄河流域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战略地位。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mGVFsccCV5XJbHELVGa1TA